本帖最后由 雨之 于 2017-10-16 08:22 编辑
过了西新桥,便有一条小河“德溪河”与梁溪河交会,交会处的德溪河上有一座斑驳的石拱桥“迎龙桥”,是无锡市文保单位的古桥。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跨向,两侧桥肩各有一方形泄水孔,并有16个桥耳,拱系纵联分节并列式结构。桥长23.5米,宽2.9米,高约7米,跨径4.8米,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晚清重建,换用花岗石,砌入部分原有青石。原桥栏、望柱、石台均已不存,代用钢筋混凝土。残留桥联两副,字迹不清。旧时端午节龙舟竞渡于此为终点,故名“迎龙”,或说因系迎驾乾隆南巡而命名,是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历史景观的遗存。我记得以前这座桥桥面是石条,栏杆也是用铁管制成。后来加固改造时,桥面除了中间保留了石条外,其余都是用水泥铺就,桥栏杆也是用砖块和水泥砌成了封闭的,失去了原来的古韵。 迎龙桥的北端是棚下街,人们一听棚下街,往往会觉得那是无锡的贫民区,事实恰恰相反,棚下街当时住的不少都是有钱人,用“商贾云集、舟楫不绝”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早在明代,官府在这条街的尽头建立了一座粮仓,谓之“西仓”。于是大大小小的船舶,首尾相衔,从西仓桥下无边无沿地铺展开去,沿河的商铺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春秋之际,江南雨多,各家商铺为了留住客人,纷纷在沿街的铺前搭起了遮雨棚,一家连着一家,很快,就把整整一条街的天空都给挡住了,从此,人们就把这条街叫做了“棚下街”。 迎龙桥的南端是开源路,1914年,荣德生倡议出资,以西门迎龙桥为起点,经大王基、河埒口、荣巷,直达游览胜地梅园,辟筑全长近9公里、路面宽9米的开源路,联接锡宜公路,是当时无锡西郊第一条大马路。原来的开源路现在仅存迎龙桥至梁溪大桥堍段,梁溪大桥至梅园段已改造成宽阔的梁溪路。 2007年,随着学前西路的建成,梁溪河上也新增了一座“茂新桥”,此桥双向6车道,外形简洁,重在实用,取此名意在纪念荣氏茂新面粉厂。 2016年,茂新桥南侧的“申新桥”也建成通车,是迎龙路上跨越梁溪河的一座新桥,申新桥位于迎龙路与学前西路X型交叉口,桥长39米,宽30米,双向4车道。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梁,下部采用桩柱式桥墩,与茂新桥一样,外形简洁,重在实用。
德溪河
迎龙桥的北端是棚下街
迎龙桥的南端是开源路
茂新桥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