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曝光这个概念,相信绝大多数熟悉相机的影友都明白,无非就是通过光圈、快门等因素控制光线,得到接近真实场景的影像效果。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或从相机测光系统中得到的都是如何获得正确的曝光,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在正确曝光范围之外的曝光。
所见并不一定是所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就是用光的艺术,用光说话,用光表达思想。既然要表达摄影者自己的思想,那么在曝光上也应该按照摄影者的意图来进行,而且应该是千变万化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我们了解手中的器材。如果是数码相机,就要学会查看直方图;如果是胶片相机,就要了解曝光特性曲线,这就涉及到胶片的感光宽容度问题,其实数码相机也有同样的情况。
曝光特性曲线可以看做是一个字母“f”,横线就是18%的中性灰,横线以上是肩部,所占比例为3,横线以下是趾部,所占比例为4,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上三下四”。肩部表现的是画面中的亮部,趾部表现的是画面中的暗部,所以可以看出来,不管是胶片还是数码,对于高光的表现是弱于对暗部表现的,曝光上容纳暗部的范围更宽一些。这就是我们平时拍照片时经常听别人说,宁肯曝光欠一些,也不要过曝的原因。
根据曝光特性曲线的特点,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在一些反差过大的拍摄场景中,我们的相机并不能将其完整的记录下来,因为已经超出了相机的曝光范围。感光元件与我们的肉眼能见到的可见光范围相差还是较远的,这是必须要承认的事实。但如今的数码单反相机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拍摄RAW文件,虽然不能保证记录全部的信息,但却可以保留尽量完整的数据。
合理运用曝光禁区
所谓曝光禁区就是指曝光特性曲线的两端,也就是光比极大的情况,这时候的画面往往是暗部曝光不足,而亮部又曝光过度,如果按相机测光系统给出的数值,这种画面是属于曝光不正确的,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却是很不错的作品。
假如在一个光比很大的场景中,可能摄影者想获得足够的暗部细节,但是相机的宽容度无法达到要求,不可能做到亮部与暗部都兼顾,这时候就需要在拍摄时主要照顾暗部层次,以暗部细节来曝光。这时的曝光肯定不是正确曝光,但却是合适的曝光,是摄影者想要的画面。
这样合理运用曝光禁区的好处是,可以表现画面中的某一个部分,而忽略其他杂乱或不想表现的部分,使画面更干净。如果画面中有大面积亮部,可以形成高调的感觉;相反,有大面积暗部,只有一点亮部,则可形成低调的感觉。
该作品使用的是曝光曲线两级,其亮部与暗部都超出了正确曝光范围,所以在曝光方面做了欠曝了5档的处理,结果就是画面的中间层次没有了,屏蔽了色彩,形成以黑白为主的版画效果。
学会平衡光比
在拍摄有些大光比场景时,可能暗部和亮部都需要有所表现,按照常规的拍摄手法又超出了相机的感光范围,无法同时获得两个极端的层次,这时候就需要学会平衡光比。具体的做法是,如果使用胶片相机,可以采用加装中灰渐镜的方法,有时一块滤镜无法解决问题则要将两块滤镜进行叠加;如果使用数码相机,我们可以采用包围曝光,或针对画面不同区域测光拍摄多张,之后进行叠加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HDR动态范围合成。这只是一种创作手法,并不是对照片作假,目的是为了获得我们需要的合适曝光。
傍晚时的德天瀑布,水面与天空的彩霞反差极大,如果想拍出水面细节,天空就表现不出来。所以要平衡画面的光比,方法就是将两块灰镜叠加在一起,获得最终拍摄效果。
感色宽容度
很多影友可能没有听过感色宽容度这个词,其实谈到高光不仅要知道感光元件的感光宽容度,还要了解其感色宽容度。色温决定画面的颜色,而颜色也决定曝光、层次与整体气氛。曝光和色温相辅相成,例如在一些以暖调为主的画面中,如果采用正确的曝光,很可能画面中暖调的色彩就变成了白色,而无法获得暖调效果;若曝光不足,就能很好表现暖调气氛,这就是感色宽容度在曝光中的应用。
有些影友会有这样的经验,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在曝光上做欠曝半档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照片的颜色更加饱和,色彩更浓郁。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风光照片都适合这么操作,而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定。
云南元谋土林中暖色的岩石,如按照正确曝光,画面色调是白色,若将曝光减少1.5档,就会出现这种暖调效果,这就是感色宽容度在起作用。
云南元谋土林中暖色的岩石,如按照正确曝光,画面色调是白色,若将曝光减少1.5档,就会出现这种暖调效果,这就是感色宽容度在起作用。
所以说,在某些弱光环境下拍摄,我们往往需要的是合适的曝光,而不是正确的曝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合适的曝光是在正确曝光范围之外的,如果想拍摄更具个性、表现力更强的作品,就要合理的运用合适的曝光。当然,这是要建立在大量经验基础上的,有时拍摄环境的光线会欺骗相机的测光系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凭借经验控制曝光,得到自己真正想表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