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2
- 最后登录
- 2022-6-18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2569
- 精华
- 1
- 帖子
- 653
|
近年来,随着各地摄影组织和实践的迅猛发展,梳理地域性的摄影史料,为研究者提供更多史实,成为不少有识之士和各地摄影界人士的共识与行动。虽说做史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更会遭受“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疑证不取”的质疑,但正如本期无锡早期地方摄影史梳理的作者所言,这种痛并快乐的过程其实是一件辛苦事,但却颇具意义。
无锡与中国近代摄影 王海宝(无锡市工商联副主席)
摄影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摄影由于其独有的用光线来描绘的手段,促成了人眼视觉的延伸与拓宽。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这种新语言工具在发展中不仅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地位,还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了显著位置。
1842年,随着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在优惠的关税协议下,大批外国商人、各国传教士接踵而至。为日益频繁的外交、商贸活动所裹挟,摄影术传入中国。
同样处在东南沿海的无锡,历经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转型变迁,加之与上海的地缘、文缘、人缘等关系,历来号称“小上海”,文化开明、工商发达、经济繁荣,因而也接受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浸淫。在这一进程中,一批无锡智士能人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其中如徐寿、赵鸿雪、刘半农等,更是代表无锡人在中国近代摄影史上留下了几个第一。
徐寿:中外学者合译摄影专著第一人
徐寿(字雪村,号生元,1818—1884),江苏无锡人,近代化学家。徐寿自幼攻读自然科学,对博物、力学、光学等课程用功颇深,“尤精制器”,早年在上海江南制造局下设的翻译处任提调,译有《化学鉴原》及续、补二编。1874年,徐寿发起创立上海格致书院,专门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工作。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9)合作,由傅兰雅口述,他笔录的形式,编译了《色相留真》一书。这是中外学者合译摄影专业书籍的开端。《色相留真》译出后曾以《照像略法》为题,于1880年在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中文杂志《格致汇编》中连载,后被收入《西学富疆丛书》(1887年)和《西艺知新》(1896年),成为19世纪末引进的西学著作之一。其后,徐寿又编辑出版了《照相器》《照相干版法》等单行本小册子,介绍新式照相器材和干版摄影技术,并且预见“年月加增,将来照像之事必较今日更胜”。徐寿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也是早期各种摄影方法的热心传授者。
赵鸿雪:中国自制照相印刷铜板的第一人
赵鸿雪,名印,江苏无锡人,是大书画家赵孟頫的后裔。清末年,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一般维新人士纷纷办新的学校,提倡新的学说。无锡老名士廉南湖、俞仲还、丁宝书等到上海创办了上海文明书局。当时计划先从发行教科书入手,可是教科书需附图画,遂在家乡无锡招聘绘画人员,应征合格的有赵鸿雪等三人。赵鸿雪聪明异常,擅长绘画,又精于摄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无锡当地还没有照相馆的时候,赵鸿雪已置备了照相机(据信是无锡个人拥有照相机第一人)。他拍摄的风景、人像照片,十分讲究用光与构图,惠山老宝华照相馆还把他的照片放大,作为广告宣传。
赵鸿雪应聘到上海后进入文明书局,为教科书作画。当时用铜版印名人画册,需把原件摄成网目形的纹迹,再在光滑的铜版上涂上化学药品,并用硝酸腐蚀露出铜面,手续非常繁复。当时在上海只有日本技师会这一技术。赵鸿雪虽虚心向他们请教,无奈日本人傲慢自大,他受此刺激,便下定决心,非要解决这个制造方法。文明书局的老板也全力支持。赵鸿雪经多次试验都失败了,有一次甚至不慎触到硝酸,半个手指都烂掉了,仍不灰心,照旧试制,终于试制成功。此后,因日本人不肯传授珂罗版技术,他又潜心研究、试验,亦获得成功,终于成为中国掌握照相铜版制版技术的第一人。《天坛祈年殿》即为中国早期照相印刷铜版制作,另外三幅初步考证为赵鸿雪上世纪20年代拍摄并由老宝华照相馆印制的无锡风光组片。
刘半农:中国摄影年鉴编辑第一人
刘半农(原名刘寿彭,后改名刘复;初字伴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1891—1934)江苏江阴县人(隶属今无锡市),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一员勇将,我国著名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我国早期摄影艺术理论家。刘半农十七八岁初学摄影,1923年赴法国留学时,才逐步开始把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进行研究。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回国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摄影的兴趣日渐浓厚。当时文艺界不少人贬低摄影艺术,但刘半农不以为然,并于第二年加入北京光社。与光社同人经常一起切磋影艺,先后发表了题材不同、风格新颖的摄影作品。由于刘半农做事认真,艺术修养高,不久就成为北京摄影界的活跃分子,并成为北京光社的代言人和摄影艺术理论家。
刘半农加入北京光社,做了两件在中国摄影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一是担任编辑刊印了两本光社年鉴《北京光社年鉴·1927年》《北平光社年鉴·1928年》。这是我国最早发行的摄影年鉴,主要刊印了光社同仁的代表作,并记载了光社的活动情况。第二年编印的年鉴比第一年的年鉴在内容上又有所改进,除刊登社员的摄影作品外,还刊登社员的论文、译文,图文并茂,刘半农为两本年鉴作序,特别是为1928年光社年鉴作序,提出了中国摄影艺术的民族化问题等,为研究中国摄影发展史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二是他在从事摄影创作的同时,还研究摄影理论,1927年写成《半农谈影》一书,同年交北京摄影社出版,翌年上海开明书店再版发行,影响很大。其理论建树在于有力批驳了各种否定贬低摄影艺术的论调;提出了摄影的分类说,意即摄影可分为科学摄影、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三类;同时提出了摄影的意境说、同情说、造美说和一系列“造美”的原则,即艺术形式的法则。当时国人著作出版的摄影书籍,大都偏重于介绍摄影技术知识,而《半农谈影》则重在研究摄影美学、艺术理论,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有系统性的摄影理论著作。
王劳生:无锡雪浪影社的发起人
王劳生(1912年—文化大革命前),是我国老一代摄影家,有丰富的摄影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摄影理论素养。1936年—1937年间先后发表了《取景是摄影成功的关键》《美术摄影的意义》和《美术摄影杂话二则》等研究摄影美学的理论文章。《取景是摄影成功的关键》一文原载于1936年5月的《晨风选集》中。文章强调摄影家的艺术眼光是取得艺术成功的关键,针对摄影界一向存在的两种抹煞摄影家——作为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偏向,提出了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一般人都以为用了高价豪华的镜箱,就可摄得得意的艺术照片;又以为普通镜箱,只可拍些记事的纪念照片,与艺术摄影是无缘的。这种谬误观念,一定要纠正才对,因为事在人为。”“住在某一区域的人,常觉其地缺少题材,一无可摄,在羡慕着别处的景物。……若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不必远游,在他所住的附近一周,不论是一花一草,一屋一溪,利用不同的气候,如有云的晴天,有雾或有雪的日子,都有摄成佳作的可能。”作者认为“摄影获得成功的人,其主要原因,是富有从面前景物中采取画面(Discovering the Picture)的能力。”而这种“摄影的才能,须培养而成”。
《美术摄影的意义》一文原载于1936年10月《飞鹰》杂志。这是一篇从一般美学,即人所具有的创造欲望来谈摄影创造的乐趣。作者从“实际与爱美两方面”说明“无论是谁都有天赋与审美的观念”。其表现一是“爱美,追求美”,连日常的一袭衣服、一件日用品,在可能的范围内,都使其美化,“摄影何独不然”。表现之二是“任何人又有一种天生的欲望,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与手指,自己制成一些事物。”木工制成一件家具,儿童搭起一堆积木,与“制作美术摄影的过程与结果,制作者所获的欣慰与满足,与上述的种种情形,恰是一般无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这是一篇从一般美学这个角度谈摄影创作的乐趣、意义,属于艺术的共性,即普通具有的特性问题。
《美术摄影杂话二则》则是从摄影学角度出发,谈摄影艺术的审美标准问题、鉴赏方法问题和近世摄影美的发展趋势问题。关于摄影艺术的审美标准,作者简明概括之为“任何一张照片,都是作品,但哪一张可称为美术作品呢?唯一的条件,那是一张能恰悦或感动吾人精神的制作品”。关于鉴赏方法问题,作者充分估计到审美鉴赏的复杂性,即由于“各人所受的文化,与所处的时代及环境,就都能影响他的鉴赏力”,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办法:“经过相当时间的审视”“如能朝夕见着而自己不生厌念”,那就是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此法虽不算科学,但有实际意义。
他认为“摄影获得成功的人,其主要原因,是富有从面前景物中采取画面的能力。”而这种“摄影的才能,须培养而成。”对近世摄影美的趋势,作者认为几年前“盛行柔浑的作品”、“近几年来,所谓‘美术糊’已经没落,取而代之的都是清晰的基影,是含有层次的柔和,决不是一塌糊涂的‘糊’”。王劳生的文章对当时的年轻的摄影学徒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在今天也有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
劳生1937年为《华昌影刊》第十八期的《雪浪影展》专刊撰写的《写在雪浪影展之前》的一文中,有一段引起后来研究摄影史学者提及和关注的文字:“至于作品的题材,我们自知对于自然界的习作太多,而于高唱‘国防艺术’的今日,我们所做到的,实在太少了。以后应当在这一点上自励而努力。”还说“我观乎这次观众的拥挤(在无锡展出3天,观众有5000人以上),深知摄影艺术实为大众的艺术,又可说深入民间的艺术……”王劳生的“国防艺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国防摄影”,但他能站在“国防艺术”的高度,来检验他们展出的摄影作品,表明了一个摄影家的社会责任感。王劳生解放后生活在杭州,拍摄了大量杭州西湖的作品,后加入了中国摄影学会(今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文革前不幸逝于拔牙引起的败血症。
顾淑型:以相机为武器的女摄影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北京学生高举被枪杀同学的血衣示威游行 顾淑型 摄
顾淑型(女,1897—1968)江苏无锡人,我国早期著名女摄影家。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大会代表,第一、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早在1917年赴美国勤工俭学时就爱好摄影。1924年回国后,在北京艺文中学任教务主任。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顾淑型以相机为武器,前往北京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拍摄请愿队伍和荷枪准备镇压群众的卫队,真实地记录了运动实况。1935年,顾淑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她正在美国,一面精心学习摄影技术,一面从事募捐和救济国内难民的工作,曾拍摄反映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照片。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到印度和美国,利用各种机会放映解放区人民生活真实面貌的幻灯片,增进了外国朋友对中国革命斗争的了解。
1951年初回国后,顾淑型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新闻摄影局研究员、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秘书长、《中国建设》杂志图片顾问,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1959年退休后,她又主动兼任中国摄影学会服务部主任职务,为学会所属图片社的创办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这一时期她拍摄了不少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1960年,顾淑型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成为我国女摄影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她还将自己几十年来收藏的珍贵摄影资料全部献给了中国摄影学会,其中《玩具》《舞蹈家》参加1959年第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另有四幅历史照片收入《“五四”时期进步摄影爱好者作品选》。196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女摄影工作者作品展览会上,她的《工地测量》《机器收割》《多宝塔》《竹林小景》《长廊》等多幅作品入展。
敖恩洪:最早拍摄彩色照片的摄影家之一
敖恩洪(1909—1989),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的老一代摄影家,中国摄影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其12岁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小船失火》在上海一家报纸刊登,激发了他的摄影热情。1932年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了黑白影社,所摄《富春江之晨》《塞外春光》曾入选英国和美国的国际摄影沙龙。1935年大学毕业后任黑白影社执行委员,他曾和其他老一代摄影家卢施福、陈传霖、吴中行、吴印咸、叶浅予、吴寅伯等时常聚会,交流经验,举办影展,编辑《黑白影社年鉴》。“九·一八”事变后,敖恩洪拍摄了许多具有强烈爱国思想、表现救亡图存决心的进步摄影作品,如《惊心难忘的九点一分八秒!》《野心家的亲善政策——提携?侵略?》《亲日分子——向日跪》《风云紧急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看你横行到何时》《怒吼吧!中国》,等等。1936年12月敖恩洪与卢馥、卢毓联合举行“援绥影展”,展出作品共230多幅,其中敖恩洪作品达130幅。他们将影展门票和出售作品收入赠给当时在绥远抗日前线的将士。上海沦陷期间,敖恩洪拒绝参加敌伪活动。抗战胜利后,他积极组织“上海摄影学会”,并担任理事。
解放后,敖恩洪调任《人民画报》摄影记者,走访大江南北,深入工厂农村,拍摄了许多风光、静物和人民生活照片。其作品生动自然,使人回味无穷。敖恩洪还是我国最早拍摄彩色照片的摄影家之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柯达”彩色胶卷刚刚输入我国时,他就曾作过尝试。他的彩色摄影不仅技巧娴熟,且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其代表作品有《漓江翠竹》《丹顶鹤》《琼岛飞燕》等。
1937年7月,敖恩洪在《黑白影社四届影展特刊》上发表论文《泛论摄影与艺术》。这是一篇辞情并茂,大气凛然地为摄影艺术正名,为了寻求社会大众对摄影艺术的了解而正确阐述摄影艺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文字。由于偏见和误解,人们常常对新生事物横加排斥,新兴的摄影艺术也是这样。“不少人还不懂得摄影艺术的价值,对于摄影的认识还不够,以为这是徒劳无益的机械复制。甚至还有少数可怜的艺术批评家,尤其是我国的艺术批评家们,疾呼着摄影不是艺术;不是对于影艺抢着冷淡‘门外汉’的态度,就是变本加厉地要把摄影推出艺术之宫。其实,这都是由于一知半解而来的愚昧的歪曲,乃至抹煞事实。”
那么,摄影艺术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呢?“在这个所有一切都已经商品化了的世界中,我们的摄影艺术却没有成为获利而创作的商品。”“摄影家为着要创作一帆‘不朽’的杰作,他得到外面四处去探寻题材里所需要的景色,他所碰到的是画家连想也想不到的困难。”摄影暗室制作“都需要充分的经验、充分的研究、非常精细的手术……”作者大声疾呼,“最后,我所希望的是:请艺术批评家们放下他对于摄影的屠刀,特别是在我们中国,加于这‘婴孩的摇篮’之上的。”同时对于摄影中“迎合下级趣味,甚至用不真实的谎言和猥亵的样式和色彩以求获得一般俗子的欢心”,他则认为“是批评家大肆诛伐的目标”,这是作者“日夜焚香顶礼地祈求着的”。全文充分表现了一位正直的进步的摄影家对摄影艺术的真诚。
陈葭生:摄影实践与翻译齐头并进
陈葭生(1914—),江苏省无锡人,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硕士会士、纽约摄影协会荣誉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江苏省老年摄影家学会副会长、无锡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无锡市老年摄影家协会会长等。2006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从事摄影工作50年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荣誉奖章和奖状。
1932年,陈葭生毕业于私立无锡中学,同年进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36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他与王劳生、吴曾禄等在无锡组成“雪浪影社”,并参加了学校的摄影小组。1936年至1938年,陈葭生在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工作,1939年留英实习、工作,并参加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1946年回国后,陈葭生任上海百铄机械工程公司经理,1957年加入中国摄影学会。1956年至1971年,陈葭生在上海市国际贸易公私合营公司、中国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单位工作,任技术编译。1962年,他参加中国摄影学会上海分会,1980年任无锡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同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分会理事,1981年任无锡市摄影工作者协会理事长,1983年任无锡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他的主要作品《看风扯篷》发表于《华昌影刊》第十八期的《雪浪影展》专刊,《墨牵牛》《锡山朝雾》入选第一届全国影展,《嬉戏》入选第二届全国影展,《游鱼争餧》入选第三届全国影展,《天鹅》入选1977年全国影展,《万顷一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影展,《老两口》和《汛前》入选第十三届全国影展,其中《老两口》于1985年获选出国展览。
在摄影实践之外,陈葭生兼事摄影的翻译工作,其翻译的《人物摄影指南》一书于1984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 作者自述一件有意义的辛苦事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我的好友、摄影家唐浩武约我说是有要事相谈。同行的有无锡摄影家殷正观,我们商量是否能成立“无锡企业家摄影书画俱乐部”,并由市工商联为业务主管单位。
当时无锡正进行社会组织归口管理工作的改革,文化艺术类的社会组织当由市社科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商讨再三,我们觉得这一俱乐部有别于其他俱乐部,是由特定的企业家群体组成。时值与改革开放同行的这批企业家正逐步退居二线开始享受艺术创作,加之由摄影书画入手渐次再搞企业文化建设也正方兴未艾,殷正观和唐浩武都建议由工商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为好。作为市工商联的负责人之一,我觉得建议可行,遂紧锣密鼓地开始运作。
群策群力,经过三个月的筹建,无锡企业家摄影书画俱乐部于2010年2月如期宣告成立,俱乐部活动大本营就设在首任会长丁志刚选购装修的地处无锡城中心的梁韵阁。彼时,俱乐部的成立在业内曾引起轰动。借此机会,当时正犹豫自己闲暇之余选择什么作为自己艺术爱好的我,荣幸被俱乐部聘为了名誉会长。如此,不经意之间,我开始走上了摄影的创作之路。
此后一年多时间,我跟着大家天南海北地进行摄影创作,曾北上东北的漠河森林、呼伦贝尔草原和坝上草原拍摄祖国风光,曾西进新疆、西藏、甘肃进行民俗采风,曾赴周边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与各地花季相约,更曾不时捕捉身边无锡的时令掠影……然而,时间久了,景看的多了,片拍的多了,我的心情反倒沉了,难道这就是摄影追求的艺术真谛?!正在彷徨、迷惑和思考之际,2011年下半年,我不期而遇地拜读了网上盛传的《中国摄影史上最值得收藏的40本书》,顿觉豁然开朗,感觉解惑有望。前后用了半年时间,我通过当当网、孔夫子网、淘宝网等基本收集齐了其中推荐的书籍。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我的摄影书籍搜集范围也逐渐扩大。这其中要特别提到的是陈小波两本厚厚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纪实卷、新闻卷)》,为我收集国内纪实类摄影专集,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并延伸至国外纪实类摄影大师的画册,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收集了满满两大书柜的摄影著作。
浸淫于众多彼此勾连的摄影著作中,我忽然发现原来无锡早期就有一批颇具开拓性的摄影家,而且他们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我突发奇想,何不史海钩沉地做一篇有关“无锡与中国近代摄影”的史料文章。俗话说,无知无畏,于是也就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提笔开写。搜集史料,核实考证,经过“痛并快乐着”的搜集梳理,一晃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总算拿出了一篇不甚理想的《无锡与中国近代摄影》,但想到其中一些史料应该第一次披露,我还颇感欣慰。
如今回想过整个的编写过程,真是感慨万千。写徐寿、刘半农、顾淑型、敖恩洪、陈葭生先生,资料尚可搜寻到一些,而赵鸿雪的资料很少,一些资料竟然是在中国印刷史里和老报人的回忆补白中找到的。而无锡早期摄影史中绕不过去的人物王劳生的资料更是稀少,以致我通过公安局查找民国时期的档案,几经周折才终于寻觅到了他的一些相关资料。这其中需要特别感谢的是陈葭生老先生。这位百岁老人虽非专事摄影,但从影70多年的经历在当下中国想必是为数不多的。在专程采访中,问起同好王劳生的掌故,陈老如数家珍。要感谢的还有天津的李晓璘先生,他是一位医生,但爱好摄影并喜好收藏早期摄影器材和书籍。正是通过他我才获得了1937年出版的《华昌影刊》第十八期的《雪浪影展》专辑的扫描文件。思及李先生及其家人的热情和陈老看到完整扫描的《雪浪影展》专辑时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我想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本版作者系无锡市工商联副主席)
■ 相关链接 雪浪影社
对于摄影这一西方舶来之术,身处东部中国沿海的无锡得风气之先,涌现出了不少于全国摄影发展史都影响颇深的摄影名家,更因为这些名家的存在和影响,成为国内最早成立地方影社的地区之一。
1936年夏,由王劳生等人发起,无锡雪浪影社宣告成立,社员有王劳生(出版股)、曹志白(文书股)、高兆骧(会计股)、戴公亮(研究股)、徐省庵(展览会)、薛志礼(旅行股)、蔡铭芳(交际股)、王南荪、陈葭生、廉靖成、华福钧、程福麟、吴曾禄等十多人。影社以“联络摄影同志,提倡摄影艺术”为宗旨,开展摄影艺术活动。1937年元旦,影社在无锡公园同庚厅举办了无锡历史上第一个摄影艺术作品展览,公开展览三天,展出了12位社员的134幅作品,内容以风光静物为主,也有反映工厂劳动场面和人民疾苦的画面。三天内观众人数超过5000人。1937年3月1日汉口出版的《华昌影刊》第十八期的《雪浪影展》选出这次影展的社员的21幅作品制作了特辑专刊,集中体现了当时无锡摄影的较高水平。
转载自《中国摄影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