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水寨出来,已是下午一点多了,中餐过后到了丽江,大巴送我们到红太阳广场,导游交代了一些事项,就让我们自由闲逛,他也就结束了这次导游任务。
红太阳广场一直是我想来看看的地方,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伟人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吧。红太阳广场是丽江城市的核心区,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塑像、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和绿化公园等,承载了民族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元素,一直以来就是丽江城市的标志之一,是丽江的窗口,代表着丽江的形象,也是游客必经的旅游场所。
红太阳广场毛泽东塑像始建于1969年,是国内同时期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毛泽东塑像,塑像采用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第九次接见红卫兵时的造型。整座塑像高14.209米,其中台基高1.949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塑基高5.16米,表示中共中央“5.16通知”发表,塑像高7.1米,标志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塑像基座和塑像总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生辰12月26日,塑基上有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五幅浮雕,概括了毛泽东一生的辉煌历程,塑像北面语录墙镌刻有毛泽东著名的《满江红·和郭沫若》诗词,语录墙顶上立有20面红旗纪念塑像建于国庆20周年,红太阳广场毛泽东塑像于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2月,在丽江经历了7级大地震后,很多地方都受到了灾难性的垮塌,塑像对面的低建筑——丽江礼堂也轰然倒下,而红太阳广场却没有丝毫动摇、任何纹裂,广场上那高高的塑像依然耸立,用老百姓的话:那是因为有毛泽东的塑像在那里镇着!毛泽东就这样被老百姓神化起来了,但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他的敬仰、怀念之情。不管是因为老百姓的神话还是因为当初塑像时对毛主席的崇敬而特别认真,总之,红太阳广场就是一个震不倒的广场。据说,丽江城里没有教堂,现在结婚的新人都要到这里,在毛主席像前“宣誓”百年好合,永结同心,这已经成为丽江的新民俗了。
我们在广场绕着伟人像转了一圈,瞻仰了老人家的风采后,便向丽江古城缓缓而去。
丽江是个因祸得福的地方,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个漂亮的地方。16年前,一场里氏7.0级的大地震重创丽江,随着全国及国际关注和援助的纷至沓来,这座声名鹊起中的古城开始在这场空前的灾难中涅盘,从全民抗灾,到矢志重建,再到后来三项“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丽江,在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和云南旅游逐渐上扬的双重背景中,得以大放异彩,成就为华夏大地上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强烈而又独特的商业及人文价值的著名地标之一。
进入丽江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丽江的显著标志——大水车。在大水车旁的照壁上,有江泽民1999年游览古城时的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很多游人在此驻足留影。玉龙桥下流淌着从玉龙雪山下来的纯净雪水,带动着大水车,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不停转动。
过了玉龙桥就是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心脏,早在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在四方街广场的四角和二条长街上,六条街道呈放射状密布古城,构成了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城的建筑特点在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地势和河流水系,房屋建筑在考虑阳光、朝向的同时,更多地是随形就势,临水而居,而且广植树木花草,从而形成了鳞次栉比、富于变化的建筑风格和家家有水、户户垂杨的古朴风光,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古城内的巷道依山傍水修建,都用丽江特有的彩花石板铺就,经过多年的踩踏磨损,石板路上的花纹图案更是显得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石板路雨季不泥泞、旱季无尘且曲折蜿蜒、美不胜收。我们走在这样的石板路上,仿佛呼吸变得缓慢,心情变得宁静,时光似乎倒流,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街道两旁,各种店铺依次排列,极是漂亮。有经营各种药材的,有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有经营珠宝玉石、铜银器的,有经营牛皮画或木刻画的,更有那美丽的摩梭族女孩迎门而坐,现场纺织各种披巾织毯……
徜徉在繁华而不失古朴的古城,那灰色的屋顶,小河里淙淙的水声,陶罐里的干花,酒吧里亢奋的歌声,纳西族的老人,溜达着的小狗,莹澈的蓝天…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为喜欢古城的游客带来许许多多的灵感和随想。
丽江古城就是这样,她可以让你充分享受自然,可以让你忘却时间、忘却烦恼,让你觉得生活原来可以那样地写意,那样地悠闲,那样地自在……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