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摄影网】拍客网-无锡摄影门户

 找回密码
 立即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摄影比赛摄影群组商务合作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全书内容,完整版)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Rank: 2

11#
发表于 2012-5-5 09:55:08 |显示全部楼层
四、胶片速度

  胶片的速度应是你最熟悉的一个指标。你选用胶片总是要先看它是什么速度的,如ISO 100ISO 200ISO1000等等。这些字母代表什么?数字说明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不同胶片各有其不同的感光度。有的胶片对光非常敏感,一点儿光线就可以使乳剂中的大量卤化银晶体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有些胶片光敏性弱,需要较大的光量才能使乳剂中的卤化银晶体产生感光做用。这类胶片被称为慢速度胶片。

  请注意,这里讲的"胶片速度"与快速动做的那个"速度"概念不一样。胶片速度是专指对光的敏感程度而言。胶片速度愈高,对光愈敏感。也就是说,在胶片上记录影像所需要的光量也愈小。

  我们怎么知道某一特定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呢?"美国标准协会"ASA)最早建立了一套关于胶片感光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按该协会制定的方法测出的胶片感光性能指数名之为"ASA"制指数。这一名称已历经几代,至今摄影者还沿用它。



ISO



  近年来国际交往日益普及。冠以"ASA"的指标数据在某些区域不乐于采用。一套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计算标准被确立下来了。今天我们采用的感光度计算就是按"ISO"制执行的,就不再称做ASA了。

  以前惯称的"ASA 100胶片"现在都改称为"ISO 100胶片"。胶片本身及其实际速度都没有改变,只是英文的缩写字母改变了。你还可能看到同类胶片有的标做"ASA/ISO 100",或标做"ISO/ASA 100",其实都一样。它们的感光测定和计算方法都是按ISO 100实施的。



胶片速度意义何在



  每种胶片其生产厂家都标有ISO感光度指标。如柯达在它的Plus-X胶片上标有ISO 125,在Tri-X胶片上标有ISO400。如你所知,标明的数据愈高,胶片的速度愈快,即对光愈敏感。

  不同胶片ISO感光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与相机快门指数之间或光圈指数之间的关系一样,即ISO 100胶片的速度为ISO 50胶片速度的两倍;也即前者的感光度为后者感光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用ISO 200胶处片以1/250秒,光圈f8拍摄景物,那么用ISO 100胶片拍摄同一景物就必须给以两倍的曝光量。为什么?因为ISO 100胶片只有ISO200胶片一半的感光度。

  怎样调节你的相机来给以两倍的曝光量呢?虽然我们在下一课里对此还要做详细讨论,但我们知道你现在已经毫无疑问能做出答案了。在上例的情况下,你可以增加一倍的曝光时间,即以1/125秒拍摄或放大一挡光圈,即以f/5.6来曝光。

  现在回到ISO 感光指数对你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上来。当你准备拍摄时,你要首先明确相机的感光指数显示窗上所指的数字是否与胶片所标的感光度数字一致,也许你的相机已具备内测曝光装置。今天多数相机内都装有根据胶卷所标明的感光指数自动调节曝光量的装置。它们靠特制的电子元件"解读"胶卷金属暗盒上的"DX"编码。此编码把暗盒所装胶片的感光指数"告诉"相机。这一装置绝对可靠。我们下面要讨论到。

  如果你采用的是一只不能解读"DX"编码的老式相机,或者你另备有一只单独的测光表,你就得按所用胶卷的感光指数把相机的曝光控制机构加以调节。例如你采用ISO 400胶片,你一定要确证相机的内置测光表或单独的测光表已按胶片速度ISO 400调节好。



DX编码





  DX编码标明在胶卷的金属暗盒上,所以照相机 可以""到它。暗盒上的编码不但把胶片感光指数告诉相机,也告诉相机胶片的长度。这样,相机就"知道"到什么时候该进行倒片,把胶片倒回到暗盒里去。

当你看到一个35mm胶片的暗盒,你将看见暗盒表面印有设计好的条纹如图4.9所示。
  这是DX编码的形式之一,它将被今天自动照相机内部装备着的一组电子传感器""出。根据传感器读到的信息,相机就会按照DX"告诉"的胶片的感光度和可拍摄画面的张数等信息,自动进行设置。



选用哪种黑白胶片好



  选用哪种黑白胶片好呢?如果胶片速度是唯一要素,你当然选取最高速度的胶片。但是,正如我们将在下一页中讨论到的,你还须考虑到"颗粒度""反差"两特性。此二特性对你的选择也很有影响。这里对你的选择我们暂不做决定。



强迫显影



  谈到胶片速度的最后,还有一点要补充。

  在胶片盒上厂家所标的感光度指数是按胶片在正常曝光和正常显影下而言。你也许听说过有强迫显影的方法。有的摄影者可能告诉过你,他"强迫显影Tri-X达到了1000",这是说他把Tri-X当做ISO1000的胶片来拍摄,事实上他先""一下相机内的曝光控制装置。他拿一个ISO 400的胶卷,告诉相机的曝光控制系统说这胶卷的速度是ISO 1000,换句话说,它有相当于ISO 400两倍半的感光度。这样,相机以为这个胶卷的感光度远远高于它盒子上所标的数据。也就是说,胶片经曝光所受到的光量远低于正常的需要量。结果是胶片曝光不足,如果将此片按常规显影,底片必然因曝光不足而显得很"",其任何影像部位都没有由于卤化银晶体聚结,经显影后出现的应有密度。如果底片太""这个概念暂时不太清楚,不要着急,我们将在显影这一节里阐明在不同曝光和不同显影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底片状况。现在只要了解造成所谓太""的底片是由于总体上卤化银聚结不足,细部层次缺乏就可以了。

  为弥补因曝光不足而造成底片过薄,照相工做者可以在厂家提供的冲洗条件基础上适当延长显影时间,其结果还是可以得到一张虽欠完美,尚可使用的底片。

  以上所说就称为强迫显影。那么,为什么要采取强迫显影这种做法呢?实际上,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其一,拍摄时明知曝光不足。例如你用的是ISO 100胶卷,在傍晚拍摄。你的测光表告诉你要开大光圈,并采用1/30秒曝光。在这一快门速度下你难以避免相机震动,你就决定采用1/60秒。胶片接受到的光量只有正常需要的一半。这样,你就得"强迫显影"胶处片到ISO 200

  第二种情况,是因拍摄时操做失误,被迫"强迫显影"胶片。DX编码是不可能失误的。可能由于你使用的相机是不会""DX编码的老式相机,或者你采用的是手持测光表,而不是相机内置自动测光表。在这种情况下,如应用不熟练就容易出错。例如:你先把相机的感光表拨在ISO 400挡上,并已拍完一卷ISO 400胶片后来又装入另外一卷,没有注意到它是ISO 100的。因此没有调整相机的曝光控制挡。相机把它当成ISO 400进行了拍摄,其结果当然曝光不足,直到卸卷时才发觉差错。怎么办?很简单,如果你是自己冲洗胶片,即可按厂家推荐的显影时间适当加以延长;如果交照相馆冲洗,你就要提出要求:显影时把ISO 100胶片"强迫显影"ISO 400,他们自会一切照办。

  强迫显影的底片总不如曝光充分的底片质量好。但当一卷胶片曝光已经失误,必须抢救时,经抢救的底片质量即使不很理想,一般都还能过得去。记住,如果你有意要让一卷胶片经受强迫显影,你必须让整卷胶处片在相机的同一感光指数挡上进行拍摄,因为整个胶片只能施以同一显影时间,不可能要求一卷胶片中只有某几个画面进行强迫显影。要通过强迫显影使胶片增加感光,则必然是每个画面都得到等量的显影。



强迫显影T-Max胶片




  前面我们谈到Kodak T-Max胶片。这是一种采用特殊晶型的卤化银制成的胶片。我们将在"曝光"一课中充分讨论T-Max胶片。这里只谈它的一项性能,即它经"强迫显影"处理后的影像质量效果比别的各类胶片同样强迫显影处理后的效果好。

  它可强迫显影多大幅度?按柯达文献,T-Max可增感23挡。即使曝光不足23挡也可显影出可用的影像。我们还发现增感12挡仍可以保持这类胶片可能达到的高质量影像。因曝光不足而"增感"胶片大于3挡,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这样做,因为大于3挡就要开始损失阴影部分的微妙层次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 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2#
发表于 2012-5-5 09:56:09 |显示全部楼层
五、颗粒度

  我们已知道胶片曝光可以使感光乳剂中的卤化银晶体起变化,并聚结起来,形成微细的斑驳团块,我们称之为"颗粒",从而组成影像。但是,一个影像的颗粒度愈大则愈显得粗糙,愈不清晰,也愈缺乏层次。

  有的胶片的颗粒度大于别的品种的胶片。一般来说,胶片速度愈快,颗粒也愈大。这是老一辈摄影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现在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了。为什么?

  在以前一个时期Tri-X产生很明显的粗颗粒影像。摄影者为求胶片速度快,就只能接受影像的粗颗粒。如果他们希望获得较细颗粒的影像,并不讲究胶片的速度,他们会采用Tlus-X胶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胶片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两页的照片,以看出今日胶片的性能状况。顺便说一下,这些图片都是纽约摄影学院模型雪莉小姐的原尺寸头像的照片。你在下一单元中还要看到它。




  T-Max100颗粒最细,人像面颊部分显得洁净而清晰。

  Plus-X显现轻微的颗粒度。当然,比起T-Max100来要明显得多。

  Tri-X的颗粒性比Plus-X稍强,但还不算太强。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第一, 这些照片都符合这条原理,即胶片的速度愈高,则颗粒愈粗。
  第二,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Plus-XTri-X的颗粒性差别较小;而这两种胶片与T-Max

  100胶片的颗粒差别则较显著。
  由于上述第二条的原因,今天大多数职业摄影家都以Tri-X做为他们的常用黑白胶片。他们觉得这种胶片的感光度符合需要。在绝大多数环境下拍摄,其颗粒都不会很粗。同时,当他们要求获得极其清晰、明朗的画面时,他们就选用T-Max 100胶片。

  Plus-X怎么样?大部分职业摄影者认为,为了颗粒粗细上一点小差别而牺牲速度很不上算,所以他们在多数常规情况下还是乐于采用Tri-X胶片。

  最后,关于依尔福黑白胶片的情况如何?它们的性能相当于柯达同类胶片。FP-4的颗粒性与Plus-X相当;HP-5则等同于Tri-X。这样,如你想从依尔福胶片中选择,你不妨选用HP-5。怎样从Tri-XHP-5中选取其一呢?不管各自的生产厂家怎么说,我们想这是"手心手背"的事儿,可随心所欲任选其一,并相对固定地使用它。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 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3#
发表于 2012-5-5 09:56:18 |显示全部楼层
五、颗粒度

  我们已知道胶片曝光可以使感光乳剂中的卤化银晶体起变化,并聚结起来,形成微细的斑驳团块,我们称之为"颗粒",从而组成影像。但是,一个影像的颗粒度愈大则愈显得粗糙,愈不清晰,也愈缺乏层次。

  有的胶片的颗粒度大于别的品种的胶片。一般来说,胶片速度愈快,颗粒也愈大。这是老一辈摄影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现在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了。为什么?

  在以前一个时期Tri-X产生很明显的粗颗粒影像。摄影者为求胶片速度快,就只能接受影像的粗颗粒。如果他们希望获得较细颗粒的影像,并不讲究胶片的速度,他们会采用Tlus-X胶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胶片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两页的照片,以看出今日胶片的性能状况。顺便说一下,这些图片都是纽约摄影学院模型雪莉小姐的原尺寸头像的照片。你在下一单元中还要看到它。



  



  T-Max100颗粒最细,人像面颊部分显得洁净而清晰。

  Plus-X显现轻微的颗粒度。当然,比起T-Max100来要明显得多。

  Tri-X的颗粒性比Plus-X稍强,但还不算太强。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第一, 这些照片都符合这条原理,即胶片的速度愈高,则颗粒愈粗。
  第二,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Plus-XTri-X的颗粒性差别较小;而这两种胶片与T-Max

  100胶片的颗粒差别则较显著。
  由于上述第二条的原因,今天大多数职业摄影家都以Tri-X做为他们的常用黑白胶片。他们觉得这种胶片的感光度符合需要。在绝大多数环境下拍摄,其颗粒都不会很粗。同时,当他们要求获得极其清晰、明朗的画面时,他们就选用T-Max 100胶片。

  Plus-X怎么样?大部分职业摄影者认为,为了颗粒粗细上一点小差别而牺牲速度很不上算,所以他们在多数常规情况下还是乐于采用Tri-X胶片。

  最后,关于依尔福黑白胶片的情况如何?它们的性能相当于柯达同类胶片。FP-4的颗粒性与Plus-X相当;HP-5则等同于Tri-X。这样,如你想从依尔福胶片中选择,你不妨选用HP-5。怎样从Tri-XHP-5中选取其一呢?不管各自的生产厂家怎么说,我们想这是"手心手背"的事儿,可随心所欲任选其一,并相对固定地使用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4#
发表于 2012-5-5 09:57:25 |显示全部楼层
八、彩色胶片原理

   让我们以彩色胶片原理的几点基本概念做为开始。如果你对这些概念一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问题也不大。这对你拍摄出成功的彩色照片并非关键。而另一方面,关于彩色胶片怎样工做的一些基本知识则对你很有用处。特别是你想自己冲洗彩色胶片并印制彩色照片的话。

  这里有两点事实足以使你感到惊奇:
  1. 所有常规的彩色胶片""到的各种颜色与人类眼睛看到颜色非常相似。
  2. 所有常规彩色胶片仍然依靠我们的老朋友---卤化银在曝光和显影时形成黑白影像。
  让我们依次加以探讨。



彩色胶片怎样""颜色

  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我们周围世界的可见光,即指我们常说的"白光",它实际

  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不同色光组成。你当然知道当白光经"棱镜"折射或雨后日光经天空无数微细的水珠折射,光的彩色成份(光谱)被分解开来,就出现上述七色。
  当你看到一只红苹果,感觉到它的红色,那是因为从苹果皮上反射出来到达你的眼睛的光波长度是红色光波长度的缘故;当你看到红色玻璃,你感觉到它的红色,那是因为白光中的红色光波透射过透明的红玻璃,到达你的眼睛的缘故。那么,同时照射到苹果上和玻璃上的其他波长的光线到哪里去了呢?它们被苹果皮或玻璃中的物质吸收了。所以,你眼睛""到的色光是物体吸收剩余并反射或透射过来的光。

  第二个问题是:人类的眼睛是怎样区别各种不同的色的呢?说来有趣。人眼具有三组各别的感色神经系统:一组的神经末梢只对红光敏感;第二组对绿光敏感;第三组对蓝光敏感。人脑受到三个感色系统的相应刺激,从而使我们得以看到可见光谱范围所有的颜色。





  这一色轮显示白光是由哪些不同色的光组成的。我们已经标出人眼能够区分的三原色”——红、蓝、绿。也标出与之相反的三补色:青(对应红色)、黄(对应蓝色)、品红(对应绿色)。


  举例说,如果从牵牛花瓣上反射过来的光同量刺激我们的感蓝神经末梢和感红神经末梢,我们所见的花瓣即呈红色。这是一种蓝、红混合的颜色。如从花瓣反射出的光同时刺激我们的感蓝和感红神经,但对感蓝神经的刺激大于感红神经,我们看到的花瓣即呈紫色,紫红色或别样的蓝红颜色,根据两种刺激的比例不同而定。同例,可见光谱成份中的任何为人们所见的色,都取决于对肉眼内三组感色神经系统所受不同刺激的相对比例的组合。

  如果来自某一物件的光等量刺激所有三组神经系统,将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将看到的这一物体是白色。

  把光概括地分红、蓝、绿三色,人类眼睛才有可能把可见光谱范围的各色光重新组合,从而观察到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所有颜色。

  那么,上述概念与彩色胶片怎样""色有何关系呢?很简单,这是一样的道理。彩色胶片具有三层主要的感光涂层---一层感红,一层感蓝,一层感绿。当拍摄一朵品红色的花时,从花瓣反射出来的光对胶片感蓝层和感红层的做用量大致相同,当一朵紫色的花被拍摄时,花瓣反射出来的光,对胶片感蓝层和感红层起做用,但对感红层的做用则相对较小。在以上二例中,来自花瓣的光都没有对感绿层起做用。

  当我们观看彩色幻灯片时,可以看到由三涂层中每一涂层的相应量的彩色料叠合而成的彩色影像。这就是彩色影像的形成过程。

  问题是胶片上的染料又是怎样形成影像上的自然色彩的呢?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 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5#
发表于 2012-5-5 09:58:04 |显示全部楼层
九、胶片的彩色上怎样形成的

  如前所述,彩色胶片具有三层感色涂层。下图是经显微镜放大的胶片横断面。





  如果可能,你会希望在每一涂层里都含有一种光敏染料。例如,在感红层里含有一种不可见的光敏化学品,当经曝光和冲洗后,即显现红色;在感蓝层中含有变蓝色的光敏染料;在感绿层中则有一种变绿的光敏染料。

  很遗憾,这不是一个理想的世界。现代科技已能把人送上月球,但还没有找到比卤化银更好的光敏物质。而经曝光后的卤化银,如你所知,它不是变为红色、蓝色或绿色,而是变为黑色!真成问题。幸好这问题早已被解决了。

  彩色片的三层不同感光乳剂涂层中,每层都含有卤化银晶体,这和黑白片的道理一样。不同的是,所有彩色胶片还同时含有被称为成色剂的微细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每一乳剂中的卤化银颗粒周围。那么,这里又将出现什么情况呢?

  且说从品红色花朵反射过来的光照射胶片,而品红色光是由等量的红光与蓝光组成的,于是这品红光就去刺激胶片的感蓝乳剂层和感红乳剂层里的卤化银晶体,而不刺激感绿乳剂层里的卤化银晶体。这光也不刺激任何乳剂层里所含的不同成色剂。因为成色剂不是光敏性物质。

  当我们已拍摄的彩色片放进彩色显影液里,两件事情发生了:

  首先,每个涂层里经感光后的卤化银晶体,像黑白显影一样,转变为黑色的金属银颗粒。第二,同时奇迹出现,每一感光涂层中的成色剂又精确地按照卤化银转变为金属银的相等比例的转化量转变为发色的染料。染料的产生与黑白银的产生是偶联的。所谓成色剂实际上是染料偶合体。每一感光涂层某一部位的金属银颗粒生成并密集,同一部位的发色染料也生成并也密集。如果金属银层"",染料层也"";反之亦然。

  可想而知,三层中的染料彼此不同。但你可能认为红色染料在感红层生成,蓝色染料则生成于感蓝层,绿染料生成于感绿层。可这想法却不对。我们熟悉的现代彩色胶片起始于利昂波德o梅内斯(LeopoldMannes)和小利昂波德o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两位音乐演奏家,他们在自己专业之外设想出一个体系:在每个感光涂层中采用补色染料。所谓补色是指与感光层所感之色光相对应的颜色。这一构思就成为柯达克罗姆彩色反转胶片的基础,由柯达公司于1935年采用。同时奠定了所有彩色胶片的技术基础。

为什么采用补色染料


  红的补色是青(一种蓝绿色),蓝的补色是黄;绿的补色是品红(蓝红色)。请再看前一页介绍的色轮。

  重复一下,在所有各种彩色胶片中,其感光涂层与所含染料的对应关系均如下表:
  感蓝层---黄染料
  感绿层---品红染料
  感红层---青染料

  为什么要采用补色染料,这并不奇怪,只要回想一下已摄黑白胶片经冲洗后产生由金属银颗粒组成的负像就容易理解了。由于染料和金属银的形成成正比例关系,以补色来做负像就十分适当。我们将立即告诉你为什么。

  请看我们在显影操作一节中提供的品红色花蕾的照片。我们在感蓝层和感红层中得出等量的黑白色金属银聚结,同时又在以上两涂层中各得出相应的染料:感红层中产生青染料;感蓝层中产生黄染料。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影像就此固定下来,并在光照下观察,我们将发现金属银组成的黑色团块与已发色的染料同时存在。黑色的银团把彩色掩盖住了,使人无法观看彩色影像。所以,在彩色胶片冲洗过程中必须增加一道工序:在进行负像定影之前将片子浸入漂白液,使黑白金属银溶解,并在下一步的定影浴中洗掉(在某些冲洗操做过程中,漂白和定影合并在同一药浴中完成)。现在我们获得的是这样的影像;每一涂层里的染料颜色被固定下来,黑色金属银已全部消失。如以光透射这一底片,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彩色。

  以上就是所有常规彩色胶片的彩色再现基本概念。唯有前面提到过的柯达彩色反转片的冲洗操做与此不同。柯达彩色反转片也包含在每一感色层中。但在胶片涂里不含成色剂。冲洗时片要经过与三层感光涂层相对应的三个药浴,每一浴中的染料被导入到与之相应的胶片涂层中。由于这一操做过程极为复杂,又要求高度的精确性柯达彩色反转片不适宜在家庭暗室中冲洗,必须送交商业图片社冲洗。而其他彩色胶片的冲洗过程则都可由具有一定知识的摄影者在他或她自己的私人暗室中完成。我们在第四单元中要谈到。

  当你已拍完一卷含有补色成色剂的彩色胶片,怎样制做出还原到所摄景物原始色彩的照片呢?彩色胶片分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两类,需采用彼此不同的两种彩色还原的方法。让我们逐一道来。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 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6#
发表于 2012-5-5 09:59:41 |显示全部楼层
十、彩色负片

  彩色负片是我们以上谈过的胶片之一。市场上有不少不同商标的产品,如柯达彩色胶片、万利彩色胶片、富士彩色胶片和阿克发彩色胶片等。使用彩色负片是为了通过印相或放大获得彩色照片。为制做一张彩色照片,我们需通过已制得的彩色底片,利用印相机或放大机,让光线透过彩色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感光相纸上。彩色相纸也具有三层乳剂涂层,其做用与彩色负片相同:每一乳剂层中的卤化银晶体因受各色光线的刺激而转化为金属银;每层中的成色剂则转化为与照射到涂层上的色光成补色关系的染料;其金属银则在漂白、定影工序中被溶解和洗尽。我们最后得到的是一张与通过负像底片到相纸上的色光成补色的影像。照射到相纸上的光的色彩决定于负像上染料的色彩---即与原始拍摄景物成补色关系的色彩。这样,我们是用负像的补色,去激发补色结构的彩色相纸的彩色。换句话说:补色又补色,负负得正,最终得到的是还原成为原始色彩的彩色照片。

  让我们再用我们的品红色花朵来追溯一下上述彩色还原的过程。当我们用彩色负片来拍摄这朵品红花时,激活了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经显影,感蓝层产生黄染料;感绿层产生青染料。一层摞一层。当我们以光线透射负像底片的这一部分,青色加黄色成为绿色。其所以如此,我们可再看一下图4.16的色轮图,并继续观察以下情况:

  如果你将二色等量叠合,得到的是此二色的中间之色。青和黄的中间色是绿。所以印相时就有绿先通过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相纸上。绿先刺激了相纸感绿乳剂层中的卤化银。经显影,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应运而生。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为何色?为品红。请查看色轮,没有错,你看到的是品红。品红染料产生在成品照片上了。品红色正是那朵花的原始色。这样,我们照片就还原到了原始色彩了。

  注意:制造商常常更换他们胶片产品的型号名称,以保持该产品的竟争力,或突出显示其新命名产品与同系列原产品的不同之处。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拿它与常规品牌名称及该产品的ISO标准做参照对比。在本教科书中,当你看到柯达彩色100或富士彩色100,请理解制 造商最新产品的名字既然与之稍有不同,并伴有广告渲染,总有它的一定质量意义,我们建议还是尽量采用最新一代的产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7#
发表于 2012-5-5 10:00:32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彩色反转片

   彩色反转胶片是另一种彩色胶片。这是用以制做幻灯片或透明正片的胶片。其代表性的品名有柯达彩色反转片和阿克发彩色胶片。(胶片的商标名称以"克罗姆"结尾的是彩色反转正片,以"彩色"结尾的是彩色负片。)

  当你通过屏幕或灯箱观察一张幻灯片,可以看到影像显示的是景物的原来颜色。你所看到的那张幻灯片也就是用来在照相机中拍摄的原来的胶片。而所见的影像则是正像。我们已经知道在彩色胶片每层中,卤化银总是形成负像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负性成像的卤化银在这一画面里会使影像变成正像呢?

  彩色反转片在很多方面与彩色负片相似。它同样包含三层感色涂层。每层都含有卤化银晶体和产生补色的成色剂(柯达克罗姆除外)。当该胶片曝光,产生的第一步反应也是相同的。即各涂层中的卤化银一经曝光,都各自发生相应的反应。但冲洗操做过程不同:



   


    以上是一束品红色花束。如你所知,品红是介乎红、蓝之间的颜色。背景上的叶子是绿色。

  
   

   

  这是一张用35mm柯达彩色胶片拍摄出来的底片。在底片上的话是什么颜色?绿色。这是品红的补色。底片上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品红。这是绿的补色,负片产生的颜色是原被摄物颜色的补色。

  
   


    这里所见是用以上底片制作的一张放大照片。底片上花的绿色现在成为品红色,也即绿的补色。底片上品红色的叶子现在为绿色,也即品红的补色。所以我们可以把真实鲜花的原来颜色在照片上重现出来。

  

  1.显影时,各乳剂层中的已感光卤化银形成黑色金属银负像。这与彩色负片情况相同。但在这上步骤,涂层中所含的成色剂静止未动。这是两种彩色片的区别之一。

  2.在这第二步中要求显现正像。为此就要把第一步操做中未转化为金属银晶体全部激活。因为未感光晶体所能体现的正好是已感光并已转化为金属银影像的反转影像。由于已感 光卤化银形成负像。换言之,即正像。但是,怎样把正像搞出来呢?

  这里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把该胶片在此刻全面曝光。这一步骤称做灰化或称二次曝光,即将那些拍摄时未感光的卤化银晶体激活起来,成为潜在正像;另一方法是采用一种化学药液去与上述剩余的未感光的卤化银晶体发生作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潜在正像。

  3.让胶片经受第二次显影。这时,药浴中的药品不仅是把潜影转化为金属银影,同时,也把存在于各涂层中的成色剂按上述潜影转化为金属银影的正比例关系起发色做用,形成染料。虽然在各涂层中敏感部分的色,正如彩色负片中的情况一样,是互为补色的关系,但在这里,这个补色已与原始景物之色完全一致。一个彩色正像产生了。等一会儿我们还将说明为什么。

  4.其余步骤与彩色负片一样。漂白胶片从而使金属银成为可溶性。

  5.将胶片进行定影,从而除去金属银。这样,以光透射此片即再现出与原摄景物色彩一致的彩色正像。现在的幻灯片、透明正片或称克罗姆片(两种称谓可以互换)就是这样制成的。

  为什么我们要以正像片做为彩色胶片介绍的结尾呢?请再看上面品红色花朵。从花瓣上反射过来的品红(蓝、红)色光激发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中的卤化银晶体,但没有激发感绿层中的卤化银晶体。所以在第一次显影时,感蓝层和感红层中的金属出现了;感绿层中却没有金属银出现。然后,再将感绿层中未受激发、未转化为金属银的卤化银晶体进行二次曝光灰化或化学处理。感蓝和感红层中的银对灰化不起做用,因为它已经是金属银状态。所以第二次显影时只有感绿层中有金属银形成。与此同时,也激发了这一层中染料成色剂形成染料,并仅在这一乳剂层中产生着色的染料。感绿层中的染料是什么颜色呢?是绿的补色---品红。原来的花朵是什么颜色?品红。花朵的原始色彩就这样得到了重现。真聪明!

  请再注意,柯达彩色反转片的乳剂层中不含成色剂,而是在第二次显影时才导入染料。其他功能已如前述。关于彩色胶片理论就讲那么多。现在让我们开始彩色胶片摄影的实践。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 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8#
发表于 2012-5-5 10:00:41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彩色胶片选择


   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你想用彩色反转片拍摄,还是用彩色负片来拍摄呢?很简单,想制做幻灯片,就用彩色反转片;如果想印制照片,就用彩色负片拍摄。其实,说它简单也不尽然。两类胶片各有其独特的长处和不足,这一点需要搞清楚。



彩色反转片



  彩色反转片产生正像,称做幻灯片、透明正片或克罗姆片。幻灯片是将画面装置在卡纸或塑料小框里而成,可通过幻灯放映机来观看。幻灯片一般采用120 和35mm这样的较小规格。透明正片即指幻灯片或装框的或不装框,不需经幻灯机观看的正像片。克罗姆这一名称一般即指透明正片。

  彩色反转片被广泛选用于专业彩摄影中(人像摄影、婚纱摄影除外,因为那里最终产物是照片)。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商用摄影都供刊物印刷之用。如刊印在杂志、目录、广告或散页印刷品上。一张透明正片可以较方便、精确地用于制版印刷。印刷制版要求精细的技术,要用计算机扫描仪来进行分色。由于透明正像是一张已完成的正像,通过此片进行分色也就是通过原始样片分色。这与用负片拍摄而得的负像来分色大不一样。因为在此情况下要先从底片印制出正像,然后用这张二流影像进行分色。根据复制品制出的分色稿,其逼真程度难免稍逊。

  彩色反转片还有其有利之处。首先,采用此片花费较少。如果你准备大量摄制,工本费问题就比较重要。其次,多数摄影家感到透明正片通过底片印出的照片具有更真实、丰富、饱和的颜色。第三,许多年来,柯达彩色反转片一直认为是颗粒最细的胶片。有例为证,试想柯达安放在纽约宏伟的中央车站的几幅巨型全景照片,它遮盖了建筑物整个宽阔墙面。而这些"色光"组成的灯箱竟都是通过一张35mm柯达彩色反转片透明片制成。它被放大了相当于原片的100000倍以上,而几乎仍看不出颗粒。

  但是,彩色反转片也有其使用不便之处。首先,它的宽容度很小。如果你曝光稍有不足或过度,就可能把影像全毁坏了。

  其次,如果你想通过一张透明正片来负印制照片,做是可以做的,但在翻制过程中总会使影像损失些什么。换句话说,用透明片做出的照片其影像质量总不如用彩色负片拍摄后印出照片的影像好。



彩色负片

  如果你想摄制照片、留存相册中或准备展出,以选用彩色负片为宜。在商业摄影领域,如人像摄影、婚纱摄影,顾客总是要得到照片,彩色负片正适应此种需要。

  往昔,人们常认为彩色负片的影像颗粒总比彩色反转片粗,其实也不尽然。虽然彩色反转片仍保持细颗粒之冠,有些彩色负片如柯达RoyalGold25和Kodak Royal Gold100的影像颗粒也很细腻,十分清晰,具有很高的解像力。柯达Royal Gold采用了最新开发的"T颗粒"乳剂。我们在前面谈到过。

  彩色负片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具有比彩色反转片大得多的宽容度。特别是曝光过度一点也不要紧,虽然其宽度比起黑白负片还是小一些。彩色负片曝光不足一挡或过度两挡,仍可获得可用的影像。其原因在于当你用彩色负片扩印或放大照片时,你还可以在加工中适当调整以挽回曝光误差。如采用彩色反转片,你就没有这"第二次机会"。拍个什么样就得个什么样。

  你也可以用彩色负片来做透明正片。但在色饱和度和影像清晰度方面比用彩色反转片原始拍摄的效果要差得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19#
发表于 2012-5-5 10:00:58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彩色胶片特性

   当你往后读下去,并观察各页所附的图片,你会发现常用的彩色胶片共有六个品种---三种反转片、三种负片。让我们来比较其影像表现,并讨论它们的特性,这将有助于你对胶片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本课以纽约摄影学院模型雪莉的相片来说明不同胶片的特性。我们所以选用的相片是因为它可让你有机会在家中验证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你可以将相片所示与雪莉本人真实的皮肤色调做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本课阐述的各项知识信息。

  胶片速度 有一时期,彩色片速度远低于黑白片。今天已不复如此。彩色片从ISO 25到ISO 1600都已现实存在了。

  颗粒性 跟黑白片一样,彩色片的影像颗粒性也各不相同。彩色影像的颗粒是显影时胶片涂层中的卤化银晶体转为金属银颗粒,同时连带激发其周围的成色剂为发色的染料时形成的染料颗粒。像黑白片的情况一样,彩色片速度越高,影像的颗粒也显得越粗。那么,各种彩色片的颗粒度对比情况又如何呢?

  在这几页中,我们将取六种彩色片的35mm底片放大到16英寸×20英寸画面,再取其中的一个细部来做比较。你可看到,柯达克罗姆25无颗粒感;柯达克罗姆100稍现颗粒,以此类推。柯达克罗姆1000在这里未予显示,它是颗粒性二指标进行权衡,我们推荐速度在ISO 200到ISO 400的胶片。如柯达克姆200或400,它们既有细颗粒,又有高速度。如拍摄人像,ISO 160的VPS片是适当的选择。

  色饱和度 饱和度取决于色彩的强度。有些胶片产生强烈的浓艳色泽,被称为色饱和度高;有些胶片色彩淡雅,被称为色饱和度低。高饱和度和低饱和度哪个好呢?这是欣赏趣味的问题。高饱和度固然鲜艳夺目,但也可能同时失去相关色彩之间的细微色差。例如一个密度范围较宽的蓝色调被表现为层次难辨的亮蓝色;如果换了低饱和度的胶片,就能表现为有区别的、清晰的、多层次的蓝色调。

  反差 对黑白片来说,反差只是指不同调子的白、灰和黑的相对亮度比。对彩色片就复杂很多。不仅是亮度的对比,还包括色调和色饱和度的对比。

  在一定意义上,针对色彩表达而言的反差是非常主观性的。如果一种鲜艳的红色紧挨着一种浅红色,我们感觉的是亮度对比差别明显;如果一种亮丽的颜色与它的补色相邻,我们感觉的是色调对差别明显。在一张照片或幻灯片上大部分颜色都很饱和,而在另一张上多数颜色都不很饱和,我们就感觉前者的反差比后者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20#
发表于 2012-5-5 10:01:08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选择你的彩色胶片


   当你选用胶片时,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让我们对其中几点加以探讨。



工艺



  柯达彩色反转片只有少数几家选定的商业照相馆能够冲洗。所有其他胶片---彩色反转片和彩色负片,都可以在你自己的暗室(按照第四单元介绍的技术)或在大多数个体照相馆冲洗。



什么是专业胶片



  有些胶片指定为"专业"胶片。如你看到的埃克罗姆160和埃克罗姆160专业,二者有何区别呢?

  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类同的。但通用型(非专业用)曝光宽容度较大,贮存时不需冷藏。这个较大宽容度使你即使曝光稍过或不足也可得到一张可接受的照片。专业胶片要求严格。它们要求十分精确的曝光。在曝光之前和曝光之后都必须冷藏。对职业摄影家的有利之处是,他可以确信在严密的条件控制下一定能获得自己预期的精确色调。这一点对于以彩色反转片拍摄、制做透明正片,供杂志或其他刊物印刷制版之用的摄影者尤其重要。假如一位摄影师要拍摄最新出品的"Revlon"唇膏,以备刊出在广告印刷品上,他希望透明正片上的色彩绝对保证与原物逼真无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胶片能给他以最大的条件保证。

  那么,你将选用通用型胶片还是专业型胶片好呢?在你现阶段练习期间,通用型是更好的选择。在布和曝光方面的较大宽容度,可给以最大的摄影安全。你还可以就在室温下存放你的胶片。

  但是,我们还要指出,摄制人像照片时,许多摄影者认为万利彩色 Ⅲ 专业S型(以缩写VPS著称)片对漂亮的"奶油加桃红"皮肤色调的表达无出其右,无与伦比。如果你大量拍摄人像照片,请将这一点牢记在心,以利日后的摄影实践。如你想拍摄婚纱照片,VPS也一直是婚纱摄影师的首选胶片。



你的目的



  接下来你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这次拍摄,目的是什么?"你的胶片选择与你想达到的摄影目的有着直接连带关系。举例说,如果你想把你的拍摄物再现在杂志或小册子上,你可能多半会采用彩色反转片。但是什么样的反转片好呢?如果你希望拍出颗粒最细的影像,那么,这个标准胶片就是柯达克罗姆25。如果要求胶片的速度高一些,宁可在颗粒度上做一点让步,那么,要按专家摄影家们的惯例就是速度稍快一点的柯达克罗姆或埃克塔克罗姆。

  埃克塔克罗姆类胶片有一特别便利之处:它们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被很快冲洗出来;而柯达克罗姆则只有在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冲洗服务中心可以做。当然,你可以把已摄柯达克罗姆片邮寄到一个中心,但这样就得花时间。而时间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

  那么,彩色负片怎么样?如果你摄影是为了印制照片供家庭相册集锦留念,还是采用彩色负片好。对这类通用性胶片的选择,可取柯达彩色金奖。此种胶片各项性能好。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指出,如果拍摄人像或婚纱照片,许多专业摄影师都认定万利彩色 Ⅲ 型(简称VPS)。



花费



  另一考虑因素是花费。如果你要大量拍摄,例如你参加毕生一次的印度旅行,你将整天到处抓拍,那么,摄制彩色幻灯片比大量印制照片要便宜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彩色反转片无疑是你的最佳选择。你还可以选择所摄彩色正像中最优秀的印成照片,存入相册。



胶片速度

  最后,谈谈胶片速度。你已知道胶片速度愈快,颗粒愈粗。但要理解到今天的胶片由于卤化银晶体采用了T颗粒结构,ISO 200甚至400的胶片摄出的影像颗还是相当细的。这样你就不必追求像柯达克罗姆25的那种无颗粒感,实事求是地做如下考虑:

  我们已有过这样的经验,即一张照片所以造成不够清晰,多数情况下,"罪"还不在胶片的颗粒性,而是由于拍摄时相机震动、被摄物移动或稍稍的对焦不准。如果胶片速度较快,你就可用较快的快门速度,从而抵消相机震动和景物摇动等因素;也可采取较小光圈,从而增加景深,减少对焦误差。现在的ISO 400胶片已可提供相对较细的颗粒。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你已往所摄照片能够达到极其清晰的程度(即使在放大镜下观察),那么,ISO 200胶片将是你的较好选择。如果你的照片往往不怎么清晰锐利,则不妨采用ISO 400胶片,它或许能帮助你不出或少出模糊影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 注册


Archiver|【拍客网】无锡摄影网-无锡摄影门户网站 ( 苏ICP备10009119号 ) 苏公网安备32021302000785号

GMT+8, 2024-6-11 23:23 , Processed in 0.12438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