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360 发表于 2012-9-23 13:33:24

科学剪裁风光图片的技巧 (转载)

剪裁的概念。就是在后期处理图像时,对前期拍摄的图片进行再次重新取景、构图。造成需要剪裁的主要情况有:1、所携带器材不合适的原因,如需要长焦而没有带上长焦镜头等;2、选择的拍摄角度、机位不理想原因,如受现场地形地貌等环境的限制而不能找寻到最佳角度、机位摆放的位置等;3、没有碰到合适的时间段和适宜拍摄的气候的原因,如没能在合适的季节、日期里和遇到理想的天气操作拍摄等;4、个人主观拍摄上的失误原因,如相机功能的设定,操作程序的颠倒,构图与曝光错误等等失误。
    剪裁的基本原则。光、影、色,点、线、面效果很好、主体突出、主题思想明确的图片不适宜剪裁的原则;剪裁应当突出主体、明确表达图片主题思想的原则;剪裁应当尽量保存最大文件量的原则(最“基本大小”是指能够保证图片最低限度的使用目的,换言之:该图应当能用);剪裁后虽然画面视角变窄和透视关系变化而应当增强内涵和含金量的原则,即:应当符合绝大多数人们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的原则;剪裁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的原则,即突出了陪体而弱化了主体;剪裁应当与拍摄时的取景构图的科学方法基本相同的原则;剪裁应当针对不同图片,区别等待的原则。
    剪裁的方法和技巧。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突出主体剪裁法。突出主体的方法,就是需要在画面中去除一切可能影响主体表现突出的非主体的人、景、物。下面就以对所附图片《颂赞林寺》的裁切为例,说一说突出主体剪裁法。由于当时拍摄《颂赞林寺》原始图片时的物距太远,而且我又没有带长焦距镜头,因而在所拍摄的图片画面中,主体——颂赞林寺所占画面面积过小,使主体不够突出,周围的景物争抢了受众的视线,例如图1-1、剪裁以前的《颂赞林寺》原始图片。在后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调整时,就可以对颂赞林寺周围的景物进行剪裁,这相当于重新谋篇布局,经过剪裁,图片中的主体颂赞林寺就比较突出了。突出主体剪裁法就是要以最能够突出主体为原则。例如图1-2、剪裁以后的《颂赞林寺》图片。

view360 发表于 2012-9-23 13:35:51

二.水平垂直剪裁法。该剪裁方法追求横平竖直。就是摄影者在拍摄具有地平线(水平线)等横平的被摄景物时,必须要把地平线(或者水平线)拍摄“水平”了,不能一头高而另一头低;同理,对于拍摄竖直或者具有竖直线条的被摄对象,则必须使竖直景物的中心线条垂直于地平线(或者水平线),竖直的景物也不能拍摄歪斜了。如果我们因为受现场拍摄条件的种种限制,致使拍摄出来的照片画面没有横平、竖直,并且这种高低与倾斜的程度不是太大的话,都可以通过后期剪裁来校正。假若水平的高低与竖直的倾斜程度很大,那就会造成后期也无法剪裁的后果;再假若那些因为使用了超广角、鱼眼镜头拍摄的引起被摄景物畸变照片,往往很难通过后期剪裁予以纠正。如图2-1.《达里偌尔湖落日》,是一幅把水平线拍摄成了一头高而另一头低的照片,但两头的高低差别不太大,因此可以通过后期剪裁纠正过来;如图2-2.《达里偌尔湖落日》是剪裁以后的照片。照片中的被摄景物只有横平、竖直了,才能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也才符合真实场景的本来面貌。

view360 发表于 2012-9-23 13:37:49

三、局部放大剪裁法。顾名思义,所谓局部放大剪裁法就是指对已经拍摄成的画面,进行第二次取舍而只保留局部的情形。具体说局部放大剪裁法就是对原来取景构图的画面,通过再次构图而展示其最精彩局部内容的裁切方法。局部放大剪裁法的作用是能够去除杂乱无章而又无关紧要的部分,重新选择出图片中的最精彩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然后加以强调和重点展示,从而使图片主体更加突出、图片主旨更加鲜明。
局部放大剪裁法的具体操作过程。照片一旦拍摄过后,其取景构图中的人、景、物都已经固定,因此对原始的构图、用光(笔者所说的用光是不包括通过数字暗房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所进行的调整)已经无法改变,对有一些图片,唯一能够补救的办法是通过后期剪裁。在进行剪裁时,可以使用两个拐尺,在原始图片画面上反复比划,通过对几种剪裁方式的分析、斟酌以后,采用最佳剪裁方案,保留画面中最精彩的部分,让被摄对象——主体人、景、物处于最显要、最突出位置和占有比较大的面积;去除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部分,把原来画面中的趣味中心充分展现在剪裁以后的图片中;在剪裁时还要把被摄主体偏在一边的情形纠正过来。然而,需要注意局部放大剪裁法应以保证剪裁后的图片质量和力求精简洗练为原则。
如图3-1、《夏诺多吉神山》,原图中被摄主体夏诺多吉神山处在画面的中间偏上的位置,而且占据面积太小;图3-2、《夏诺多吉神山》经过剪裁以后放大了主体——夏诺多吉神山,被摄对象得到了强调。

view360 发表于 2012-9-23 13:39:38

四、均衡画面剪裁法。平衡画面法是指由于拍摄时受现场条件的限制,或者其它种种原因,致使所拍摄出来的图片画面失衡,如果这种失衡不是太严重的话,一般来说都可以通过后期的剪裁予以校正。
造成画面失衡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被摄对象本身往往具有对称的构图元素在里面,因此,碰到具有此种构图元素的景物,最好在前期拍摄的取景构图时就应当注意所拍摄画面的平衡问题,虽然后期可以通过剪裁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但是画质往往要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这就是前期拍摄失误的代价。平衡画面的剪裁实例如图4-1、《仙都山水》原图,图4-2、剪裁以后《仙都山水》画面得到了平衡。

view360 发表于 2012-9-23 13:41:26

五、互相呼应剪裁法。在我们拍摄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被摄人物、动物或者其它景物时,这样就构成了多种构图元素共同处在一幅画面里,其中的人物、动物或者其他景物有时候会出现相互呼应的情况,如果在拍摄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这种相互关系不够明显突出的话,如果有剪裁的余地,那么通过后期剪裁就可以进行补救。互相呼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从方向上来说:有左右、前后、上下、高低、左上右下、左下右上,等等;从对比关系上来说:有虚实、轻重、浓淡和色彩等等的对比;从人物的言语行为上说:有表情、神态、动作、行为、趋势的相互呼应。相互呼应的剪裁实例:如图5-1、《草原骏马》原图,溪流两边的群马呼应关系不够明显;图5-2、《草原骏马》剪裁以后的图片只剩下两匹马,呼应关系增强了。

view360 发表于 2012-9-23 13:43:12

六、去伪存真剪裁法。云南东川的红土地比较有名,然而要拍摄出一些好的作品来绝非易事,因为它处在群山之中,有的红土地上面还有一些农作物,再加上天气情况的影响,机位的选择欠佳等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有一些看似废片的图片,如果经过科学剪裁,也能够“剪裁出作品”来。例如:图6-1、《红土地》原图,由于未经过剪裁,“红土地”的主题不明显,因为整个画面中有绿草、有雨裂沟、有农作物等,影响了主体的表现,但是通过如图剪裁以后,“红土地”主体突出了,主题思想明确了,例如图6-2、剪裁以后的《红土地》图片。
最后,归纳一下剪裁的利弊问题。剪裁的利益:针对一些需要后期剪裁的一般化图片,经过剪裁,虽然画面可能小了一些,却能够使图片起死回生,使普通的照片变成为摄影作品,从而增加剪裁后图片的内涵,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引起众多的人们共鸣。不过,剪裁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需要剪裁掉一些画幅的面积,致使图片文件量减少和图片品质有所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前期尽量采用低感光度和RAW文件格式拍摄,以便为了今后可以多种用途的使用,或者为了万一需要剪裁时而留有剪裁的余地。当然,一般在拍摄条件非常差、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再去考虑拍摄需要后期剪裁的图片(见《中国摄影报》总第2054期7版。)

林森 发表于 2012-9-23 19:00:23

{:2_35:}{:2_25:}欣赏!

kj365 发表于 2012-9-23 19:47:46

通俗地讲叫二次创作,使作品主题更突出,更完美,非常重要,但应追求拍摄时的完美构图

任雄 发表于 2012-9-23 19:57:11

{:2_25:}{:2_31:}{:2_35:}

花甲鱼儿 发表于 2012-9-23 20:48:56

系统全面介绍,理论实践都有益,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剪裁风光图片的技巧 (转载)